「傷痕還來不及痊癒,
回過神突然就是她的一輩子了。」
源自於童年的傷痕,造就Rebecca成年後仍不斷拒絕溝通、不懂得經營情感、不會開口求救、不願卸下防備的固著心理,還沒有機會痊癒,一眨眼,回過神竟就是她的一輩子了。
太討厭被拒絕與拋棄的Rebecca,一察覺到對方的勉強與為難,就會無法自制的先行退卻割捨。她是典型的迴避型依戀人格,沿用著從小到大,一路走來支撐自己的生存本能,明明渴求愛卻技巧拙劣地迴避著。
/
Rebecca總認為自己是個負擔,擔心造成他人困擾,又有著常出狀況的哥哥,還導致何瑞之與媽媽的失和,種種的一切讓她內心的恐懼開始逐漸擴張,害怕總有一天,連這麼愛著她、溫柔守護告訴她總會有辦法解決的男友,也會意識到她不夠好而拋棄她。
那麼在這些可怕的事情發生以前,想像若由自己先退場喊停,也許就不會太痛吧…就不是她永遠得不到,而只是她選擇不要了。
她深愛的何瑞之可以與更會討何媽媽開心的簡慶芬在一起,也許他們都會更快樂,好像是最好的解法,所以她提出分手退讓了,用著不夠善良的方式,並未多做溝通與解釋,讓何瑞之一輩子的夢境裡從此有傷。
對Rebecca而言這樣也談不上遺憾,是一種自己也無能為力的防衛本能、一種無可奈何的惆悵。當習慣當刺蝟了,只要一超過情感防範底線,就蜷縮起來選擇狠狠傷害對方然後若無其事的消失。她就是沒辦法,學不會改變,只好在同樣的迴圈裡無法自拔,最後而淡然說服自己根本不在乎。
/
Rebecca在與何瑞之分手後再也沒談過正經的戀愛,以錯誤的方式在愛的邊緣遊走,不再交出真心。直到遇到了看似能託付、包容她倔強脾氣、鍥而不捨關心生活起居的于向立,她發現了一道光芒,似乎真的有人可以接住自己,可在她破天荒地聲淚俱下地表達脆弱懇求陪伴後,于向立還是選擇離開了,留下心碎滿地的她。
旁觀會覺得Rebecca很傻,年輕時怎麼會輕言放棄,明明有這麼堅定的何瑞之不離不棄陪伴著。但其實她努力過了,壓抑著心裡的負面念頭,被何媽媽酸言酸語也不回嘴,為了討她歡心還煮了魚湯,可惜這些付出並沒有帶來任何改變,最終Rebecca還是跨不過心魔,用過往的套路拒絕一切,強撐自己不在乎。
因為有些人的傷痕太深了,深到刻進骨子裡,就連自己也沒有發現,也沒能幸運地與童年和解。當何瑞之待Rebecca越好,就讓她越覺得失衡想逃離。因為童年原生家庭造成的傷害,造就Rebecca發自內心不覺得自己值得被愛,不懂得如何回應愛的念頭已太難撼動。
直到人生面臨結局,才對簡慶芬一股腦兒拋出從來沒有彰顯的情緒,鬧出遲來的脾氣,承認那些以往藏得很深的需求,開始坦白面對自己的脆弱。
可一切已經太遲了,當情緒失控時錯手毀壞掉的關係已不知從何修補起,反而弄的自己滿身都是傷痕。拋棄尊嚴的試圖與12位前男友挽回與重拾聯繫,可惜全都事與願違,就連她最遺憾、最抱有期待的何瑞之也沒有出現,委婉地拒絕了她。
/
Rebecca是羨慕簡慶芬的,她能在有愛的家庭長大,家境好,進退得宜,職場上落落大方,能夠勇敢地爭取自己想要的直至到手。可她不知道同樣的簡慶芬也羨慕著自己,自由無拘,活得灑脫,生活看似充滿驚喜與刺激,好像可以隨時狂歡開party。
最終編劇安排兩人相互扶持照顧,了結了彼此心中不夠善良的缺憾,現實生活中可能光想像就很荒謬,怎麼會有棄前嫌悉心照顧情敵的道理,但不可否認的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都藏著一個愛當偵探窺探隱私的簡慶芬,以及愛虛張聲勢假裝自己過得很好的Rebecca,兩者在很多時刻,都是共生共存的。
< 我想對每個Rebecca說:>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在意的情感、悲傷、阻礙,若將眼界放大到整個人生中,便也就微小而不足道。過往的傷痕,別讓它成為永遠的枷鎖,妳真的值得擁有愛,妳也有能力放下。
能夠同理你在極度不安,快要承受不住的狀況下,用了最糟糕的方式傷害了最重要的人,因為你真的很難受,對吧,沒關係。
對方可能因你受了很深的傷,用盡全力痛心離去,但如果他曾深深愛你,並不會怪罪你,看似無情的決絕態度只是希望你也能放下,擁有更好的人生。而不愛的你的人離去後,你也就無需過度擔心他們的看法了,互相道別一段不夠理想的關係,才可能換得兩個各自快樂的結局。別把所有的錯都過度放大,攬在自己的身上。
明天和意外不曉得哪個先到,專注於眼前,放寬心體會人生的酸甜苦辣鹹,才是最重要的。雖然還深陷其中的我們很難看清,但總有天能領悟的,總有天你能遇到可以讓你放下防備、放心倚賴的人,不要預設立場放棄任何的可能。
#不夠善良的我們 #Rebecca #何瑞之 #簡慶芬 #于向立 #公視戲劇 #徐譽庭 #許瑋甯 #賀軍翔 #林依晨 #柯震東 #台劇
0 Comments
張貼留言